-->
石鲁-抖音百科
少年时代的石鲁就酷爱绘画,经常偷偷钻进藏书楼摹画临帖。[18]1934年,石鲁进入成都的“东方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中国画,在校期间临摹了大量的传统水墨画,同时也接触了一些西画表现方法。[14]1940年,石鲁到达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并将名字“冯亚珩”改为“石鲁”。[3]1942年11月7日,石鲁与西工团同事、演员阑力生结婚。[4]后于1955年-1956年间出访印度、埃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刻反思。[3][14]1958年石鲁年创建并主持美协西安分会国画创作研究室。提出了“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的创新原则,并积极倡导“成家立业”、“独特风格”。1959年,石鲁赴北京为中国国庆10周年创作巨幅国画《转战陕北》,后于次年为人民大会堂陕西厅创作《延河饮马》。[3]1961年,石鲁相继创作出《东方欲晓》《南泥湾途中》等作品,艺术风格趋于成熟,于当年年底在南京、上海等地巡回展览,因反响强烈而被称为“长安画派”的崛起。[3] 1964年,石鲁因作品《转战陕北》中将毛主席以背影的方式表现而被指摘,其首部个人画集《石鲁作品选集》因此被查封,加之患有严重的肝病,石鲁的身体和精神遭遇了双重打击后精神失常,而被关 入了精神病院。[3][14]同年石鲁带病创作巨幅国画《东渡》。[4]1979年,“石鲁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19]1982年,石鲁被发现患有胃癌,于当年8月25日在陕西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63岁。[3] 石鲁擅长绘人物、山水、花鸟,其早期画风偏写实,画作主要描绘革命历史和黄土高坡的风情,后期画风奇崛劲健,常以华山、荷花为题,笔力纵恣雄豪。[16]在石鲁的绘画中,色彩的选择与呈现更多地表现出一种时代的精神性特征和强烈的个人化倾向。[20]除绘画作品外,石鲁著有理论著作《石鲁学画录》、[4]电影剧本《暴风中的雄鹰》等。[21]2023年5月,石鲁被列入“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其作品一律不准出境。 [22]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