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学咏

唐学咏
唐学咏〔1900-1991〕是中国乐坛的一代先贤。江西省永新县芦溪乡古竹村人。自小生活在一个书香门第,受到传统文化的濡染与熏陶。

经历

唐学咏天生聪慧,志向高远。1919年他考入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师从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这些都是弘一大师李叔同的得意门生,因而他也深受李叔同艺术思想的影响,在接受西方音乐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启蒙教育。李叔同是第一个在中国引进和传播西方音乐的先哲。李叔同对诗、书、画、印、音乐、戏剧等无不精通,建树甚丰。这使唐学咏无限景仰,立志要向这位大师学习。,1921年考上中法大学里昂海外部,1922年又考入里昂国立音乐院。在音乐院的10年苦读中,唐学咏均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在每年的会考和各项比赛中,频频获奖。因而在他毕业时,院方授予他法国文坛上最高的荣誉一“桂冠乐士”称号。
毕业后,唐学咏曾赴欧洲各国考察、讲学交流,历经10年拼搏之后,于1930年学成回国。回来后一直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授,与徐悲鸿共事8载,情同手足,至1937年方离开中央大学。抗战期间,辗转于湘;黔、川、滇各省高等学府任教。1945年抗战胜利后,唐学咏出任国立福建音专校长。
新中国成立后,唐学咏先后在兰州、上海等地工作,1965年调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系任教授,直至1976年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