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中国首批转制的242家科研院所之一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英文:Northwest Institute for Non-Ferrous Metal Research,简称“西北有色院”),始建于1965年,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路96号,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三线重点投资建设的稀有金属材料研究基地和行业技术开发中心,是中国首批转制的242家科研院所之一、全中国全面创新改革试点单位。[1]
1965年,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研究院第一分院成立。1972年,更名为宝鸡有色金属研究院。1983年,更名为宝鸡稀有金属加工研究所。5年后,又更名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1999年,转制为中国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次年划归陕西省管理。[2]2008年,被陕西省列为重点培育的28家百亿企业之一。2015年组建更名为陕西稀有金属科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次年,被陕西省委省政府作为”一院一所“模式在陕西省推广。[2]2020年12月,陕西稀有金属科工集团公司撤销,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独立法人资格运营发展。[3]
西北有色院主要从事稀有金属材料的基础研究、材料研究、工艺技术研究、应用研究、分析检测及生产制造。[4][5]建院以来,西北有色院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863”“973”、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4000余项,获得国家级成果奖励近40项,省部级以上成果440余项,有力支撑了中国国航空航天航海、核工业、新能源、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的发展。[4][5][6]
截至2024年6月,该院占地4000余亩,总资产320亿元,职工近7000人,其中博士470余人、硕士1500余人;研究院有14个研究所及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及19个国家级创新平台。2023年,西北有色院综合收入216亿元,先后获得中国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中国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荣誉。[5][4][6]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