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冠鸦雀

鸟纲雀形目动物
灰冠鸦雀(学名:Sinosuthora przewalskii),又称Przevalski's parrotbill或rusty-throated parrotbill,是莺科鸦雀属的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灰冠鸦雀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3500米的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及竹丛中,也栖息于林缘疏林灌丛和草丛中。该物种是单型物种,没有亚种分化,其模式产地在甘肃西南部。灰冠鸦雀因其头顶的灰色羽毛与红褐色的前额、眼线及眉纹形成鲜明对比而得名。

动物学史

发现史

灰冠鸦雀是别列佐夫斯基和毕安科1891年依据俄罗斯中亚考察队1886年在甘肃省南部采集的标本订名的,截至2007年已知仅有4个分布点,即甘肃岷县、卓尼舟曲以及四川九寨沟;其中甘肃的记录均来自1886年,以后100多年来在甘肃再未发现,1986-1988年3-5月中国以外观鸟者相继报道在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天鹅海”附近箭竹丛观察到集小群的灰冠鸦雀,但未有影像记录。因此,灰冠鸦雀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最为稀有的雀形目鸟类,其标本仅存于俄罗斯
在2007年以前,九寨沟国家公园内有多达15只,自1988年以来一直没有记录,这表明在适宜的栖息地中可能有相当多的物种。2007年7月,在四川省北部的青川县的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再次记录到该物种(J.Hammarin litt.2011)。2011年5月,在同一地点发现了5只鸟,其中包括两对(J. Hammarin litt.2011)。2013年6月10日,在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1对正在育雏的灰冠鸦雀及其3只新生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