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空断路器-抖音百科
真空断路器(英文名:Vacuum Circuit Breaker),是利用真空状态作为灭弧和绝缘的一种断路器。真空断路器的关合、分断过程是在真空灭弧室中完成的,真空灭弧室中触头结构和大小是影响开断能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真空断路器是3~10kV,50Hz三相交流系统中的户内配电装置,可供工矿企业、发电厂、变电站中作为电器设备的保护和控制之用,特别适用于要求无油化、少检修及频繁操作的使用场所。[1] 真空断路器由真空灭弧室(真空开关管)、绝缘支架和操动机构组成。真空灭弧室为一个玻璃或陶瓷真空容器,对接式触头灭弧结构密封其中,金属屏蔽罩置于触头外面,动触头通过金属波纹管实现与外部机械的传动密封连接。动触头行程直接影响金属波纹管的使用寿命,因此真空断路器的触头行程一般较小,限制了真空断路器单断口的电压水平。[1] 真空断路器的特点包括:熄弧能力强,燃弧及全分断时间短;触头电侵蚀小,电寿命长,触头不受外界有害气体的侵蚀;触头开距小(10KV真空断路器的触头开距只有10mm左右),操作机构的操作功就小,机械部分行程小,其机械寿命就长;适宜于频繁操作和快速切断,特别是切断电容性负载电路;体积和重量均小,结构简单,维修工作量小,而且真空灭弧室和触头无须检修;环境污染小,开断是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电弧生成物不致污染环境,无易燃易爆介质,无爆炸及火灾危险,也无严重噪声等。[2] 发展简史
1893年,美国的里顿豪斯提出了结构简单的真空灭弧室,并获得了设计专利。1920年瑞典佛加公司第一次制成了真空开关。1926年等公布的研究成果也显示了在真空中分断电流的可能性,但因分断能力小,又受到真空技术和真空材料发展水平的限制,尚不能投入实际使用。随着真空技术的发展,50年代美国才制成第一批适用于切断电容器组等特殊要求的真空开关,分断电流尚停在4千安的水平。由于真空材料冶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