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碑学-抖音百科
碑学是一门研究碑刻源流、时代、体制以及拓本真伪和文字内容的学问,同时也指崇尚碑刻的书法流派。它与“帖学”相对,具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包括专指北碑、北碑加篆隶以及北碑加唐碑等。碑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到了清代中叶以后,随着帖学的衰微,碑学开始兴盛。[1] 基本概念
碑学作为一门学术领域,主要涉及对碑刻的考证和研究,包括对其源流、时代背景、拓本种类、年代和真伪的辨识,以及对碑文中古文字结体的研究。同时,碑学也是一种书法流派,推崇碑刻的艺术形式。清代学者阮元提出了南北书派论,将妍美潇洒的古代墨迹归为南派“帖学”,而将古拙、朴厚、粗犷的碑刻划分为北派“碑学”。 主要特点
碑派书法追求的是质朴、刚健、雄强豪放的美感,相对于帖派书法的“优美”,碑派书法呈现出“壮美”的风格。[2]梁启超曾在《饮冰室文集》中对比了南北派书法的特点,指出北派书法以遒健雄浑、峻峭方整为特色,而南派书法则以秀逸摇曳、含蓄潇洒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