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世(?-公元前62年),字子孺,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人,西汉大臣,御史大夫张汤的次子,[1][6]“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7] 张安世少年时,靠父亲张汤的地位入宫出任郎官。他擅长书法且记忆力出众,得到武帝赏识,被提拔为尚书令,光禄大夫,进入朝廷政治中枢。[8][2][9]汉昭帝在位时,在大将军霍光举荐下,张安世被封为右将军、光禄勋。几年后,因辅佐有功,赐爵富平侯。汉昭帝死后,张安世联合霍光废除昌邑王刘贺,迎立汉宣帝刘询。刘询即位后,张安世便被加封食邑一万零六百户,他的3个儿子则被宣帝任命为中郎将或者宫中侍从。霍光去世后,张安世出任大司马、车骑将军,兼领宫中尚书事务,同时被任命为卫将军,统领两宫卫尉、城门护卫、北军兵营等职。宣帝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八月十一日,张安世病逝,汉宣帝赏赐给他印绶,调派战 车和武士为他送葬,给他定下的谥号是“敬侯”。[4][2][9][3] 张安世贵为三公、列侯,享受食邑上万户,身上却常穿着粗丝织成的廉价衣服,家中有僮仆七百人,人人都掌握有一门手艺,其家产不断地增多,财富多过大将军霍光。[4] 人物生平
出身与初入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