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寺庙,又称Mandir、Devasthanam、Pura或Koil,是印度教徒进行崇拜和表达对神祇虔诚的地方。这些寺庙被认为是神的居所,其设计、结构和象征意义深深植根于吠陀传统,使用圆和方在建筑中的应用。寺庙的设计也代表了宇宙和细胞之间的关系,通过独特的 计划和天文数字的使用。SubhashKak将寺庙的形式和象征视为吠陀意识形态的自然扩展,涉及递归、变化和等价。寺庙在印度教徒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精神的场所,也是社会和日常生活的中心。[1] 简介
这座宏伟的寺庙于2007年盛大落成,自此成为印度教徒心中无比神圣的所在。它是印度教徒们进行祈祷、沉浸于冥想以及追寻启示的理想之地。在印度修建这座寺庙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与传奇。修建之时,耗费了超过6000吨的云石、石灰石、沙岩以及木材等珍贵材料。这些材料在能工巧匠们的手中经过极为繁复的手工雕琢,每一处细节都被精心打磨,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工艺之美。之后,这些雕琢精美的材料被小心翼翼地运送到本国。那95000多立方尺的石材,就如同一幅气势恢宏的巨型拼图一般,工匠们以极致的耐心和精湛的技艺,逐一将它们装嵌起来。这一浩大的工程,是1800名技艺高超的工匠和400位满怀热忱的义工齐心协力、尽心竭力的辉煌成果。他们挥洒汗水,奉献时间与精力,只为打造出这座神圣而壮丽的建筑。 当人们准备进入这座寺庙时,务必要遵守特定的礼仪规范。请轻轻脱下鞋履,将其整齐地放置在指定位置,以表达对神圣之地的敬重。同时,要保持衣着庄重,服装应覆盖由肩至膝的范围。这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要求,更是对寺庙所承载的神圣信仰的尊重与敬畏。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宁静与庄严,心灵也能在这片神圣的氛围中得到洗礼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