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德福-抖音百科
张德福(外文名:Defu Zhang),1931年出生于北京,评剧表演艺术家,主攻小生,一级演员,评剧张派小生创始人,中国剧协会会员,北京剧协分会会员。[1][2][3][4] 张德福少时家境贫寒,七岁便被送进北京顺治门(现宣武门[a])西市场的“四月仙”评剧班学艺。十岁时,他拜孙宝亭为师。一年后,孙宝亭让他专攻小生行。[2][1]张德福十三岁起开始演正工小生。十六岁时,他遭遇嗓子倒仓,他凭借早年的积累,研究出男女同度但唱法不同的方式。后来,他又着手评剧音乐的“板腔体”改革,认为“板是腔的根,腔是人物的魂”。[2][1][3]经过三年的舞台实践,张德福研究出了流水板、散板、慢板等15种板式。张德福与音乐家合作完成了《无双传》《金沙江畔》《樱花恋》等作品。[3]在《高山下的花环》中,张德福临时救场出演雷军长。[3]他也凭借该角色获得了全国戏曲调演助演一等奖。[5]1953年,他调入中国评剧院,小生艺术自此飞跃发展。[2][3]1956年,张德福在《三里湾》中首次使用“大甩腔”。之后,张德福携弟子陈胜利、刚立民,对河北永清评剧团的大型评剧《警钟》进行了全方位指导,该剧在第四届中国评剧节上获优秀剧目奖。[3][6][7] 张德福是唱、念、做俱佳的评剧小生演员,他塑造了众多艺术形象。他的演唱技巧既有京剧的竖音唱法,又有曲艺的咬字方法。在演唱上,他能控制气息、音色和速度,把 正调小生的唱腔和越调唱法结合起来。[4]他创造了评剧第一腔“大甩腔”。他实现了小生唱腔板式多样化,采用以气托声、以声带情的方法,使腔调高亢而不生硬,低音深沉而不黯淡,情感蕴含于声腔之中。其次,他的念白强调戏曲道白要有强烈的节奏感,且离不开锣鼓经的伴奏。[6]此外,他还被评选为国家级、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