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炳昭

傅炳昭
傅炳昭(1865~?)工商业者。山东黄县(今龙口)人。德国占领时期来青岛,在经销德国洋酒罐头之源泰号充当伙友,后任经理。通晓德语。1902年任中华商务公局董事。1910年当选青岛总商会会长。1916~1924年,五任商会董事。1922年与刘鸣卿合资开设山左银行。

与青岛天后宫

《胶澳志·人物志·乡贤》中记载:“胡存约,字规臣,清末民初胶澳青岛村人,先世经营商业,事母至孝。青岛开埠之始,市政权操诸外人,华商稍能自振代表同业以参预市政者,仅傅炳昭、丁敬臣、包幼卿、周宝山、成兰圃与存约数人而已。德人议移天后宫,存约与傅炳昭等力争之乃止。以此为众所倚重。有事悉就商焉。”
华人社团领袖傅炳昭:一个黄县商人的青岛背影 有关黄县商人傅炳昭的信息,多集中在他和胡存约发起组织保护前海天后宫的行动上。在今天可以看到的许多城市史描述中,这个被不断扩大着意义的事件几乎成为了殖民时代唯一的对抗性话语。然而,仅仅从这个缺少细节的孤立事件中去认识傅炳昭,并不能让作为零售贸易商人和华人社会领袖的傅炳昭清晰起来,也不容易连接起开发时期的城市整体面貌。
在一个以居住隔离制度和贸易公平的欠缺为主要特征的殖民时代,不论是作为本地土著还是外来移民,所有华商在青岛的活动,都不曾真正享受到完全的平等市场。尽管,制度平台的设计者后来从繁荣经济的需要出发,对城市公共政策和贸易原则进行了一些修正,但直到这个殖民地成为历史之前,数量不断增加的华商始终没有机会获得完整的竞争机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