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宣

江南吴氏鼻祖吴宣
吴宣,字宣城,又字守德,为简公长子,生于唐僖宗乾符元年甲午(874年)四月十五日未时,被称为江南吴氏鼻祖。 [2][1][3]周太祖广顺元年(公元951年)九月,其与孟氏夫人合葬于南丰从周乡(又名世贤乡)韭源耆青铜山下青鱼潭坐东向西翠鸟下潭形公葬左穴孟氏葬右穴。[2]
吴宣是唐太史吴兢第七世孙,娶时任剑南节度副使孟知祥之女为妻。后孟氏夫人为宣公育有三子:长子纶,次子经,第三子绍,孟知祥在西蜀称帝后(史称后蜀),封吴宣为“公”。不到一年,孟知祥殁,其三子孟昶继位,欲加封吴宣为“王”,宣公义辞,遂举家南迁。[4]其父简公在唐僖宗时期为西川节度使,吴宣随父任居阆州巫锡山。[4]
吴宣迁居南丰之后,其后代又陆续迁移别处,开枝散叶,遍布江南各地,有“无处不有宣公裔”之称。[1]

人物生平

吴宣始祖为周王朝始祖古公父的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姬姓。泰伯、仲雍为让王位于三弟季历,断发文身逃到吴地,创建了吴国。二十五世之后,吴王夫差被越王勾践灭国,吴国宗姓子孙以国为姓,改姓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