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桂琴

“八女投江”烈士之一
郭桂琴(1922—1938),乳名菊花,黑龙江省勃利县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妇女团战士,“八女投江”烈士之一。[1]
郭桂琴能歌善舞,举止大方。郭桂琴的母亲再次生育时病故,她便被寄养在林口县刁翎镇四合村四合屯的姥爷雷春喜家,由外祖母(王氏)抚养长大。1936年春,她投奔抗联5军。1938年春,经人介绍,她与教导团分队长冯文礼定婚。1938年7月,她随军西征。当年10月随西征部队返回刁翎根据地。1938年10月19日晚,部队被日伪军发现。20日凌晨,郭桂琴与其他7名女战友在掩护部队突围后,因弹尽,一起投入乌斯浑河,壮烈殉国,时年16岁。为纪念“八女烈士”,林口县于1982年修建了“八女投江”纪念碑,1995年又重新修建了纪念碑和纪念馆。[1]

人物生平

郭桂琴,1922年生于黑龙江省勃利县,长女,乳名菊花,身高1米55左右,瓜籽脸,长得俊秀,天真活泼,能歌善舞,举止大方。母亲雷氏(是雷家长女),再次生育时病故,她便寄养在林口县刁翎镇四合村四合屯的姥爷雷春喜家,由外祖母(王氏)抚养长大。[1]
1936年春,因家贫难得温饱和不堪“亡国奴”之苦,她决然剪掉发辫投奔抗联5军。因四合村是抗联“堡垒村”,在日寇“并村”制造无人区时将村庄烧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