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姓

中国姓氏之一
方姓,汉族姓氏,有近4700年的历史[1]。在宋代《百家姓》中名列第56位,在2021年公安部发布的“百家姓”人口数量排名中位于第67位[2]。主要分布于今安徽浙江河南三省,其次分布于广东、湖北、辽宁福建湖南。其中,安徽为当代方姓第一大省[1]
方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一是出自姬姓,以字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载,西周宣王时有大夫方叔(姬姓,字方叔),因功受封于洛(今河南洛阳),周宣王赐他的子孙以他的字为氏,称方氏。史称方姓正宗。二是出自方雷氏方相氏后裔。传说神农有后裔得雷姓。传至八世孙帝榆罔之子雷,黄帝蚩尤时,因功被封于方山(大致为今河南叶县南),其后子孙有以地为氏姓方。又有方相氏,黄帝时嫫母之后,亦为河南方氏。三是翁氏所分,宋初有莆田人翁乾度,生有6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6姓。其中第四子处朴分姓方,其子孙也姓方[3]
先秦时期,方姓主要活动在河南一代。西汉末年,方姓东迁安徽北部后,逐渐开始发达兴旺,形成一方大族。唐宋时期,方姓的足迹遍布海南广东福建等地,在中国形成了以福建为中心的闽、浙、赣、皖、湘、渝方姓聚集地。元明期间,方姓人口迁移方向主要为由北向东南部、由南向北迁移这两大路线,并重新形成了以浙江为中心,向四周散发的分布特点。明朝时期,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这两省,其次多分布在江西、江苏、福建、湖北这四省[4]清初,方姓有人迁入台湾,后有落籍海外者[5]
方姓族人堂号为河南堂[6]。代表性历史人物有,北宋末浙江农民起义首领方腊,元代文学家方回,明代大臣方孝孺清代散文家方苞,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5]

人口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