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摄影-抖音百科
民俗摄影[1]是一门新兴的摄影门类,旨在记录和保存民间传统文化遗产。它不同于其他摄影类别,如新闻摄影、风光摄影等,而是专注于表现特定民族的文化习俗。 发展历程
民俗摄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摄影术发明后不久。早期的摄影家尝试使用摄影术记录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英国摄影家汤姆逊[2]在1862年至1877年间拍摄了伦敦街头生活以及中国百姓的生活状况,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俗照片之一。19世纪末,英国的纪实摄影家斯顿爵士创立了“国民生活纪录摄影协会”,专门拍摄带有传统色彩的生活习俗照片。法国摄影家尤金·阿捷特则专攻巴黎市内的社会活动和风俗民情。20世纪初,西方出现了“现代派”摄影热潮,民俗摄影在此期间获得了新的解放,强调尊重客观事物,摆脱绘画性的影响。二战后,新闻摄影界对民俗照片的真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20年代,英国博物馆和出版社聘请摄影家和业余摄影者前往世界各地采集民俗风情和建筑照片,出版了相关书籍。在中国,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有摄影家进行民俗方面的拍摄活动,但直到1993年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的成立,民俗摄影才作为一个新的摄影门类被官方认可。 特性
民俗摄影具有真实性、艺术性、学术性和包容性等特点。真实性是民俗摄影的基础,要求作品能够准确反映民俗事象的本质。艺术性体现在民俗摄影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还需要具备艺术感染力。学术性表现在民俗摄影涉及广泛的学科领域,如民族学、民俗学等。包容性则意味着民俗摄影与其他摄影形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