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惺

清朝时期的教育家
李惺(1785年—1863年),字伯子,号西沤,四川省垫江县(现重庆市垫江县)城南郊冯家湾人。历官国子监司业、詹事府左赞善[1]清朝政治人物、学者。李惺的主要作品有《西沤外籍》10卷和《可邡诗稿》。李惺于嘉庆十三年乡试中举人,嘉庆二十二年成进士,后选庶吉士,授检讨。[2]道光十二年(1832)丁父表归,服除遂辞官归养。[3]

文坛才人

李惺嗜古力学,在文学、哲学、书法等方面,造诣宏深。一生著有《药言》、《冰言》、《药言誊稿》、《冰官补》、《掘修补》、《老学究语》、《试帖》、《钢狍馆郄书》、《郄书补》等著作,由学生辑为《西沤外籍》10卷,《西沤外籍》卷刊印行世,共50万余字。留下了许多饱含哲理,颇启人心智的格言警句,如“公生明,廉生威”、“见勤忘劳,习逸成惰”等,至今仍被人当作座右铭。但亦有“妇人多无识见,以故其言多不可听”等侈谈封建礼教之言。《可邡诗稿》收录他创作的古体诗、近体诗近480首,多旅游、感怀、赠答之作,也有不少指斥清廷时弊,反映民间疾苦的佳作。风格清空高淡,一扫诗坛的浓纤之习。他的书法,行笔高雅,飘逸洒脱,苍劲有度,今新都宝光寺、梁平双桂堂有其遗墨。
李惺书法题识:
李惺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