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带臭虫

半翅目臭虫科昆虫
臭虫半翅目(Hemiptera)臭虫科(Cimicidae)昆虫,约75种,吸食人和温血动物的血液。体扁宽,长4到5毫米(少於0.2[cùn]),红褐色,翅退化呈鳞状,有臭腺,分泌物有特殊气味。雌虫每个繁殖季节产卵200多个,一年繁殖3代或3代以上。世界性分布,昼伏夜出,吸血后即躲藏不出,所吸血需数天才能消化。成虫能耐饥一年以上。温带臭虫(Cimexlectularius)和热带臭虫(C.hemipterus)吸食人血。疏毛臭虫(C.pilosellus)吸食蝙蝠血,燕臭虫属(Oeciacus)吸食燕血,Cimexopsisnyctalis吸食雨燕的血。鸡臭虫(Haematosiphoninodora)吸家禽的血,也吸人、猪的血。

物种简介

臭虫是以吸人血和鸡、兔等动物血液为生的寄生虫若虫的腹部背面或成虫的胸部腹面有一对半月形的臭腺,能分泌一种有特殊臭味的物质,使它臭名远扬。
温带臭虫
臭虫一般过群居生活,因此在适宜隐匿的场所常常发现有大批臭虫聚集。不论是幼虫,或是雌雄成虫,它们都在晚上偷偷地爬出来,凭借刺吸式的口器嗜吸人血;在找不到人血时,也吸食家兔白鼠和鸡的血。臭虫吸血很快,5—10分钟就能吸饱。人被臭虫叮咬后,常引起皮肤发痒,过敏的人被叮咬后有明显的刺激反应,伤口常出现红肿、奇痒,如搔破后往往引起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