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道

永昌道
永昌道是中国境内蜀身毒道的最西端,连接着蜀地和缅甸。这条路线始于西汉武帝时期,经过多次努力才得以开通并得到控制[1]

历史背景

永昌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武帝时期,当时中央王朝致力于打通和控制这一区域的道路。到了东汉初期,永昌道已经成为了连接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通道。蜀身毒道从蜀出发,经过僰道的五尺道抵达滇池,随后向西延伸至楪榆,与来自川西的灵关道汇合,最终通过永昌道进入缅甸[2]

路线描述

永昌道的起点是楪榆,沿着汉武帝时期开辟的博南山道前进,途经巂唐(现今的保山市)并通过滇越出缅甸。这条路线上,需要跨越博南山,穿过澜沧江,最终到达永昌郡的治所(即今天的保山市)。永昌作为蜀身毒道上的重要节点,是通往缅甸和印度的关键门户,也是汉晋时期中、印、缅之间经济文化交往的重要站点。由于这里的国际交流非常活跃,因此有“汉至永昌郡,西通大秦”的说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