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材料

具有使用性能和环境协调性的材料
生态环境材料是指具有良好使用性能和优良环境协调性的材料[1]。这种材料的研发和使用旨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再生循环利用率。

市场发展

在中国,“十一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35%,2010年财政环保支出达到2426亿元,同比增长25.4%。“十二五”期间,预计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将达到3.1万亿元,相比“十一五”时期的投资额增长121%。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环境材料的应用前景广阔,预计中国市场增长率将持续保持在20%以上,2012年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300亿元。

定义

生态环境材料的概念由日本学者山本良一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它是考虑到材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开发的材料。这类材料的开发是基于对人类、社会、自然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材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路径。生态环境材料的特点在于资源、能源消耗较少,环境污染较小,再生循环利用率较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