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法敏

新罗第30任君主
金法敏(626年—681年),新罗第30任君主(661年—681年在位)。[1][2][3]他是新罗太宗武烈王金春秋之子,[4][5][6]新罗名将金庾信之外甥。[7]早年出使唐朝[8][9][10]并亲自参与了灭亡百济的战争。[11]任内配合唐军镇压百济复国运动并灭亡了高句丽[12][13][14]然后驱逐唐朝朝鲜半岛的势力,[15]于676年实现了对浿江(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中南部区域的统一,[16][17]朝鲜半岛历史由此进入了统一新罗时代。[18][19]死后谥号文武王,[20][21][22]葬于东海(日本海)中的大王岩。

简介

文武王(?—681年),姓金名法敏,是新罗第三十代君主(公元661年至681年在位),在位期间达成了朝鲜半岛的三国统一。文武王为武烈王长子,生母文明王后为名将金庾信之妹。650年曾远赴唐朝,获得“大府卿”之官位。654年成为新罗兵部令。655年立为太子,武烈王七年(660年)领兵船一百艘与唐朝大将苏定方一起围攻百济都城,攻灭百济。661年六月武烈王[hōng]逝,法敏即位。此后金法敏联合唐军多次攻取百济诸城,攻破百济残众。六年(666年)文武王欲灭高句丽,向唐请兵,唐派李李[]伐高句丽,668年九月唐兵联合新罗攻克平壤城,高句丽宝藏王投降,高句丽亡。之后击退唐军,确保了新罗势力伸到整个百济和一部份的高句丽故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