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松球鱼

松球鱼科松球鱼属的一种鱼类
日本松球鱼(学名:Monocentris japonica,英文名:Pineconefish),又叫松球鱼、菠萝鱼,属于金眼雕目(Beryciformes )松球鱼科(Monocentridae )松球鱼属(Monocentris),[1][2][4]是暖温性底栖鱼类,[5]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区,热带温带水域;西起红海南非,北至日本,南至澳大利亚、新西兰海域,中国沿岸均有分布。[4]
日本松球鱼因体被大栉鳞、形似松果球而得名,其身体圆圆的,浑身布满金黄色或淡黄色的大块鳞片,鳞缘黑色,它的下颚前端有黑色椭圆形的发光腺,会发射出微弱的光线,白天呈橘黄色而夜间呈蓝绿色。日本松球鱼可利用发光求偶或识别同类、诱捕猎物。[6]日本松球鱼栖息于沿岸浅海水深约100m的岩石洞穴及其周边水域,常集群,成鱼栖息于20 ~ 200m海域,幼鱼偶尔出现于岸边浅海海域。其摄食浮游动物,也可捕食小型甲壳类[4]
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日本松球鱼被作为辟邪之用,也可炭火烤食。[7]此外,日本松球鱼可当做观赏鱼[8]日本松球鱼经济价值较低,数量难以估计,没有灭绝的危险[a][6]

形态特征

日本松球鱼体高而侧扁,呈卵圆形。具发光器;口大,上颌较长,上颌末端达眼后缘下方;上下颌及腭骨齿细小,绒毛状;[4]头前端圆钝,吻突出,边缘弧形;下颌包于上颌内。头及两颌有黑色条纹,头无鳞。身体橙黄色至黄褐色,鳞片有黑边。体被骨板状大鳞,大鳞彼此相接成体甲。鳞中央部分有尖突的棱或棘,彼此相连而形成数条棱嵴突。后鳞甲很小,形成一个向后的大蒜;臀绪起点前方的一个鳞片,形成两个向后的小钩状棘。侧线中侧位。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不相连;鳍棘部起点与腹鰭起点相对,以第二鳍棘为最长,各鳍棘可折迭于背沟中,鰭条与臀鳍部相对,臀鳍无棘,起点在背鰭第二至第三鰭条下方。胸鳍小,下侧位。腹鳍棘特别强大,尖端超过肛门,可伸达臀鳍起点:此棘具活动关节,可沿腹卧平侧,后部有3弱小鳍条。除第一背鳍外,其他鳍红色,微带黄色色,边缘黑色。背鳍鳍棘部和鳍条部分离,鳍棘间无膜相连。尾柄短,尾鳍后缘浅凹形。[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