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美

小说杜撰人物
1
4
陈世美的形象最早出自明代小说《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在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续书《续七侠五义》中陈世美故事得以完善定版,并影响传统戏曲《秦香莲》(又名《铡美案》)。[3]后来在戏曲舞台上被广泛演绎,特别是清代焦循的《花部农谭》中提到的《赛琵琶》剧目。[4]
陈世美这一名字在历史文献中并无记载,是小说作者杜撰的人物。[5]
改编的《琵琶记》在河南陕西、湖北等地演出后,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和同情。[6]剧团又根据观众的反馈,将该剧改编为《铡美案》,将故事背景设定在宋代,与包拯公案相结合,陈世美作为一个忘恩负义、抛弃妻子的负面人物,最终被包拯判处死刑。[4][6]

形象设定

陈世美是《铡美案》(又名《秦香莲》《明公断》《不认前妻》)的主要人物形象,是中国戏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一直活跃于京剧评剧秦腔川剧等剧种的舞台上。人物故事的相关情节各有差异,但故事主体却有一致性:陈世美贪恋富贵,悔婚招为驸马,不认前妻,终被包拯处死。[1]让陈世美的名字因为戏曲、影视作品成为“负心汉”代名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