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门新市镇

屯门新市镇
屯门新市镇(英语:Tuen Mun New Town)位于香港新界西部,是香港的新市镇之一,人口为50万人。1972年,原名为青山新市镇的新市镇正式易名为屯门新市镇。现时屯门区所有公共房屋、绝大部分公共设施都位于屯门新市镇范围之内。

历史沿革

二次大战后香港人口不断增加,在20世纪60年代香港当时的人口约为420万,市区变得挤逼,香港政府便积极推行分散市区发展的政策,发展新市镇计划展开。1965年,政府正式把屯门列入未来的卫星城市(后改称为新市镇)。1970年代,屯门发展工程开始。直至1971年5月,政府宣布收回初步设计方案。1972年,为了方便认识了屯门这名字数百年的海员,于是把该区更名为屯门区。同年9月,屯门区新的设计正式发表。1973年12月24日政府宣布发展屯门为新市镇,为配合十年建屋计划,政府投放60亿元于发展屯门区,同时由于屯门区远离市区,于是再投放3亿5千万元于道路网络兴建上。经过40多年的发展,屯门新市镇的人口已达到接近50万。

地理

屯门新市镇范围主要包括青山湾填海区及青山与九迳山之间的谷地,北至钟屋村、东至小榄、西至踏石角,中间有屯门河穿过,包括的地方有屯门、蓝地、亦园、扫管笏、小冷水、望后石等,总发展面积大约为3,259公顷,其中大部分土地面积来自填海。屯门新市镇亦是屯门区的中心城区,因此亦有人将屯门新市镇称为屯门市,以和屯门区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