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文学指的是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1]
1983年到1984年间,后来寻根文学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们就曾围绕文学‘寻根’问题交换过意见,召开过座谈会。1984年初,李陀第一次在《创作通信》中使用"寻根"一词,1985年夏,韩少功、李陀、郑万隆、郑义、阿城、李杭育等纷纷著文倡议或宣扬寻根文学的主张。韩少功的《文学的"根"》后来被看做文学寻根运动的宣言,他说"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 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兴起背景
文化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