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

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血浆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混浊的黏稠液体,通常呈黄色或浅黄色。血浆可帮助将水、营养素、矿物质、药物和激素输送至全身。 还可以将废物运送到肾脏。 随后,肾脏可以过滤掉血液中的废物。 血浆由水、蛋白质、脂质(脂肪)组成。 它可以携带水、脂溶性营养物质和其他物质进出不同器官。[1]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成分,含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占据血液容量的一半以上,其中主要蛋白质成分为白蛋白,能防止液体渗出到组织中,并运输激素及药物。此外,血浆中还含有抗体和凝血因子,分别抵御病毒和控制出血。血浆类似水库,能补充缺水或吸收过多的水,满足组织需要额外液体的需求。通过持续流动,血浆防止血管塌陷和血栓形成,维持血压和循环。同时,血浆也在体温调节中发挥作用,将体内热量携带到易散热的区域。[2]
血浆中含有纤维蛋白原,这种蛋白质能够转化成纤维蛋白,具有促进凝血的作用。血浆中不含游离的钙离子,因此在加入钙离子后会发生再凝固现象。[3]

简介

血浆为血细胞的细胞外液,是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沟通机体内、外环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血浆的成分受机体的代谢活动和外环境的影响可发生相应变动,但在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各种调节作用使血浆的成分保持相对恒定。当机体患病时,血浆中的某些成分变动可超出正常范围,因此测定血浆成分,可为某些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