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尾屿位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最东端,北纬25°55.3′,东经124°33.5′,形如不规则三角形,距钓鱼岛约110千米,长约484米,宽约194米,面积约0.065平方千米,最高海拔约75米,岛屿主体呈尖塔型。岛屿海岸为基岩海岸,陡崖峻峭,岛屿北侧与西侧多礁石。[2]赤尾屿亦称赤屿、赤坎屿、赤尾山、赤尾岛、赤尾礁。[1]由1座山峰,1个海蚀柱和10个小岛组成。[4] 1403年(明永乐元年)出版的《顺风相送》中就明确记载了“福建往琉球”航路上中国的岛屿“钓鱼屿”和“赤坎屿”,即今天的钓鱼岛、赤尾屿。[3]
中国地图的绘制必须表示南海诸岛、钓鱼岛、赤尾屿等重要岛屿,并用相应的符号绘出南海断续线。[5]
发现过程
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山海经》中,中国先民就留下了发现赤尾屿的记录,到了南宋时期,福建地区的地志则明确将"高华屿",即钓鱼岛列岛纳入管辖范围,因此中国对钓鱼岛列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