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震(1388年-1448年),字敦声,又字起龙,[1]祖籍长泰县善化里(今枋洋镇),是漳州府历史上唯一状元。[3] 林震年幼丧父,事继母至孝,家庭生活贫困,但贫不移志,坚持刻苦读书,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林震参加乡试,考中第六名举人;[2]明宣德五年(1430年),林震进京会试,中第十五名,殿试时,皇帝朱瞻基亲自出题,林震从容应对,皇帝因而大悦,御定林震为新科状元,[1]并授翰林院修撰兼国史编修,曾参与修篆《明实录》;[3]正统二年(1437年),林震“称疾告归”,[1]回乡后,林震闭门读书,以诗史自娱,期间还曾两度受聘主持广东乡试;[3]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林震在家逝世,享年61岁,葬于长泰县钦化里(今武安镇)康林山,坟墓未立碑石。[2] 林震文采斐然,写下不少诗文,今有《儒学科贡题名记》《林氏族谱序》等文章以及《紫极宫》《春日偶成》等30余首诗歌传世。[1]
人物生平
林震的高祖林勤劳和两个弟弟勤王、勤业,宋末从仙游县移居长泰县。林勤劳住在今科山村畚[běn]箕山产坑社(今已废社)。曾祖林贵,号松庵,还继续住在产坑。到了洪武初,林震的祖父林汝祥给漳州府和长泰县衙办公事,所以移居到长泰县城景元坊。林汝祥日夜小心,乐于助人,所以能保全身家。时同事有违法者,或充军,或死路边,子孙飘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