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当兵变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一次武装起义
两当兵变,是在中共陕西省委直接领导下,于1932年4月发生在甘肃两当,由习仲勋等共产党人策划和组织实施的一次兵运斗争。[2][3]
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1930年春天,习仲勋到长武县杨虎城部的警备骑兵第三旅三团二营从事兵运工作并成立营党委。1932年初,驻防凤县两当县的一营与驻防徽县的二营换防,士兵抵制情绪很大。中共营党委认为兵变条件成熟,向中共陕西省委汇报。中共陕西省委批准了兵变计划,并派刘林圃为特派员,到凤县协助领导两当兵变。1932年4月2日凌晨,由习仲勋、刘林圃等人组织指挥,原国民党十七路军警备第三旅二团一营三个连200多名官兵,在两当县城举行兵变。兵变后,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在准备北上会合红军的路上,遭到国民党势力和土匪的攻击后失败。[1][4]
两当兵变是一次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意义的革命暴动,打响了甘肃武装起义第一枪,被视为是继清涧渭华起义后,党在陕甘地区领导发动的新一轮武装起义的标志性事件。两当兵变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历史意义和经验价值。[2][1]

兵变背景

经过1927年“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中国革命处于低潮。1927年8月7日,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在武汉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