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脚鹬

鸻形目鹬科动物
红脚鹬(学名:Tringa totanus):体长28厘米,上体褐灰,下体白色,胸具褐色纵纹。飞行时腰部白色明显,次级飞羽具明显白色外缘。尾上具黑白色细斑。虹膜黑褐色,嘴长直而尖,基部橙红色,尖端黑褐色。脚较细长,亮橙红色,繁殖期变为暗红色。幼鸟橙黄色。
常成小群迁徙。生活于草地、湖泊、沿海等地,主要以各种小型动物为食。该物种分布广范,世界均有分布,繁殖于非洲及古北界;冬季南移远及苏拉威西、东帝汶澳大利亚。在中国繁殖于东北地区,为夏候鸟和冬候鸟。春季于3-4月迁到东北繁殖地,秋季于9-10月迁离繁殖地。

形态特征

红脚鹬夏羽头及上体灰褐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后头沾棕。背和两翅覆羽具黑色斑点和横斑。下背和腰白色。尾上覆羽和尾也是白色,但具窄的黑褐色横斑。初级飞羽黑色,内侧边缘白色,大覆羽羽端白色,次级飞羽白色,第一枚初级飞羽羽轴白色。自上嘴基部至眼上前缘有一白斑。额基、颊、颏、喉、前颈和上胸白色,具细密的黑褐色纵纹,下胸、两胁、腹和尾下覆羽白色。两胁和尾下覆羽具灰褐色横斑。腋羽和翅下覆羽也是白色。冬羽头与上体灰褐色,黑色羽干纹消失,头侧、颈侧与胸侧具淡褐色羽干纹,下体白色,其余似夏羽。
红脚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