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逸民(1890—1986),男,浙江永康人,中国国民党元老人物,小名彭济,学名原为致民,后改逸民,别名耕莘。浙江省永康人,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反清举事,是国民党的元老人物之一。孙中山先生逝世时,他和于右任、汪精卫、宋庆龄等守护在病榻前,是孙中山《政治遗嘱》、《私人遗嘱》的见证人之一。他曾担任过国民革命军军事法官,历任过江西高等法院院长、中央清党审判委员会主席和南京中央军人监狱、徐州军人监狱、汉口军人监狱的监狱长等职。也是方志敏烈士手稿《可爱的中国》、《清贫》、《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的传递者。新中国成立前夕赴香港,1981年10月,胡逸民落叶归根,返回故乡定居。1986年辞世,享年96岁。 人物生平
胡逸民,浙江永康人,1890年出生。他早年攻读法律,因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跑到孙中山的家乡香山,决心追随孙中山,为民主革命效力,颇受器重。孙中山病逝时,胡逸民与李大钊、林伯渠等被安排为第一组的守灵人。1925年,他随蒋介石北伐而名声大震,成了国民政府的显要人物,曾任国民党中央“清党”审判委员会主席,并先后担任南京中央军人监狱等三个监狱的狱长。胡逸民一生三番为国民党军队建造监狱,却四次被蒋介石投进牢房。他是方志敏烈士手稿《可爱的中国》、《清贫》的传递者。[1][2] 1981年10月,胡逸民落叶归根,返回故乡定居;1986年辞世,享年96岁。[2]
人物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