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明寺-快懂百科
乾明寺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经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传统文化以八卦对八方,西北方属乾,故名“乾明寺。建于唐武德年间,后几经扩建,全盛于唐宋,元初曾遭兵焚,明代恢复重建。占地数百亩,布局严整,气势旷野磅礴,它南倚首山,北向汝水,西临古道。寺内还有神奇的“乾明晓钟”,能够不敲自鸣.每逢农历二月十五日,寺内有以风筝为主题的古刹庙会。 乾明寺建筑的选址很独特,其朝向为坐南朝北,这在全国的寺院中很少见。据记载,乾明寺寺前照壁、汝河岸边原来的两乐亭、寺后首山上文笔峰塔与城内文庙原有的的泮池、墨香井相互对应,取“以高垄为砚、汝水为池、山塔为笔,纳山川之灵秀,兴文风而出俊才”之意。明代嘉靖年间, 时任许州知州的邵宝曾题诗曰:“峰有烟雾涧有泉,此中佳境是天然。山倾西北翻称首,寺背东南却号乾。三里到城如隔世,八年为郡几参禅。题诗不尽登临兴,分付淄流莫相传。” 隋朝国师天台宗智者大师是开山祖师,曾隋文帝封地三千多亩。有碑文记载, 该寺南至首山顶,北到汝河岸,西到关爷庙沟,东到姚庄南北路。主体建筑面积一百五十余亩,主要殿堂一百五十多间,连同住室和其它用房共九百多间。九重殿阁金碧辉煌,绵延三里有余。[2][4][5] 寺内建筑
乾明寺位于襄城县南1.5公里首山之阴,故又称背影寺。后唐清泰元年(934年)僧省念禅师开山重修,明清两代历经修缮,规模雄伟,到了明成化年间(1465年—1479年),主僧深别源靠化缘募捐14年才将乾明寺重建成功。主体建筑占地15万平方米,被誉为“中州第一禅林”。山门上三个大字《乾明寺》为隋炀帝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