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衣-抖音百科
大衣(Overcoat)起源于18世纪30年代的欧洲,最初为上层阶级男士的礼服,称为礼服大衣或长大衣,其款式特点为腰部横向剪接。18世纪至19世纪初,大衣风格不断演变,如海军短款双排扣大衣、收腰翻领大衣、无缝接贴袋呢子大衣等。此时,大衣已成为日常穿着,款 式和面料多样。19世纪末,女式大衣出现,由女式羊毛长外衣演变而来,多为翻领加收腰设计,面料常用天鹅绒。[1] 清洗呢子大衣时要注意,其织物遇水会膨胀回缩,且羊毛纯度越高缩水越严重。60%以下羊毛可水洗,60%以上建议干洗,且干洗不宜频繁。日常可通过轻拍、粘毛器、湿毛巾等方式清洁。如沾染脏物,应及时清理,水性油污可用干毛巾吸附。[2] 在中国古代,大衣是妇 女礼服,始于唐,兴于明。据《事物纪原·衣裘带服·大衣》和《辍耕录·贤孝》记载,古代妇女穿大衣属于常态,也是礼仪要求。如今,市场上服装的分类日益精细。以“淘宝”为例,输入“大衣”后会有 7 种款型供选,筛选后还可按价位、品牌、分类、风格、材质、衣门襟等进行勾选,以满足需求。[3] 大衣起源
约1730年,欧洲上层社会出现男式大衣。其款式一般在腰部横向剪接,腰围合体,当时称礼服大衣或长大衣。19世纪20年代,大衣成为日常生活服装,衣长至膝盖略下,大翻领,收腰式,襟式有单排纽、双排纽。约1860年,大衣长度又变为齐膝,腰部无接缝,翻领缩小,衣领缀以丝绒或毛皮,以贴袋为主,多用粗呢面料制作。女式大衣约于19世纪末出现,是在女式羊毛长外衣的基础上发展而成,衣身较长,大翻领,收腰式,大多以天鹅绒作面料。[4]西式大衣约在19世纪中期与西装同时传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