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脓肿

一种肺组织化脓性病变
肺脓肿(lung abscess)是由多种病原体所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早期为化脓性肺炎,继而坏死、液化,脓肿形成。肺脓肿多发生于壮年,男性多于女性。[2]希波克拉底时代以来,肺脓肿作为一种疾病就已为人所知,但一直没有成功的手术疗法。美国医师哈罗德·诺伊霍夫(Harold Neuhof)在纽约西奈山医院担任外科医生时,是第一位为急性肺脓肿手术开发出有效且可靠的治疗理念的胸外科医生。[5]在前抗生素时代,肺脓肿的死亡率为30%~50%,在现代其死亡率降至5%~20%,其中75%~88%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就能治愈。[6]
肺脓肿根据感染途径,可分为吸入性肺脓肿、继发性肺脓肿、血源性肺脓肿三种类型,其病原体主要是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原发性肺脓肿多见于易于误吸的无基础疾病者,继发性肺脓肿多继发于肺部新生物引起的气道堵塞或免疫抑制(如艾滋病AIDS、器官移植)病人。[2]肺脓肿临床上以急骤起病的畏寒、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胸部影像检查显示肺组织坏死,甚至一个或数个含气液平面的空洞为特征。[1]因病变累及部位不同,可并发支气道扩张、局限性纤维蛋白性胸膜炎、支气道胸膜[wěi][7]脓胸、脓气胸等。肺脓肿可通过临床症状、生化检查(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微生物学检查、影像学(胸部CT提示类圆形的厚壁脓腔等)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作出诊断。[2]该病治疗的原则是选择敏感药物(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克林霉素甲硝唑、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等)抗炎和采取适当方法进行脓液引流。[1]
肺脓肿预防主要是减少和防止误吸,保持良好口腔卫生。该病预后相对较好,治愈率达90%~95%。[1]随着医学微创技术的革新,介入治疗有了较快发展,如:经皮置管引流术、内镜下引流术、联合介入治疗、支气管内超声导管鞘下引流术、微创真空辅助闭合疗法等,提高了患者的疗效,降低了死亡率。[8]

病因

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