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常淓-抖音百科
朱常淓(1607—1646),字敬一,自称敬一主人、敬一道人。祖籍卫辉,明穆宗朱载垕之孙,神宗朱翊钧之侄,光宗朱常洛堂弟,潞简王朱翊鏐之子。穆宗隆庆五年(1571)二月,朱翊鏐被册封为潞王,万历十七年三月离开京师前往封地河南卫辉府(府治在今河南卫辉市),这就是第一代潞王。万历四十六年闰四月,常涝年过10岁,被册封为嗣潞王是为第二代潞王,也是末代潞王。[1][2][3] 顺治二年,清军南下,弘光朝廷迅速瓦解后,朱常淓成为皇位候选人。同年6月,弘光被俘,朱常涝被立为监国。之后,常涝被清军带到北京,给以“恩养”。[1][2][3] 顺治三年,朱常淓与朱由崧等明朝帝王宗室十余人处死。朱常淓不仅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擅长绘画、音律和书法。[1][2][3] 人物生平
朱常涝生于万历三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08年2月10日),他的父亲翊是明神宗翊钧的弟弟,穆宗隆庆五年(1571)二月被册封为潞王,万历十七年三月离开京师前往封地河南卫辉府(府治在今河南卫辉市)。这就是第一代潞王。翊镠就藩的时候,明统治集团的贪婪腐朽已经达到极点。翊镠贵为亲藩,又是神宗之母李太后的爱子,更加有求必应。除了常年禄米万石之外,他向朝廷请乞的田地就多达400万亩,不仅成为明代藩王当中霸占土地最多的一个,而且为神宗诸子请乞万顷以上田土开了先例,对于明后期的土地兼并急剧进行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万历四十二年五月,翊镠病死,谥为潞简王。四万历四十六年闰四月,常涝年过10岁,被册封为嗣潞王",是为第二代潞王,也是末代潞王。[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