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沅-抖音百科
毕沅[yuán](公元1730年9月29日—1797年8月24日),清代史学家、地理学家、金石家。[4]字纕蘅[héng],小字秋帆,自号为灵岩山人,江南镇洋县(今江苏太仓)人,祖籍安徽休宁。[3]乾隆进士、状元,曾授内阁中书,入值军机处。历任陕甘总督、兵部尚书、湖广总督等。[2]毕沅学识渊博,是清朝著名学者。[2][5][6] 毕沅生于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父亲毕镛[yōng]体弱早逝。母亲张藻,有才识,与杭州闺秀林以宁、顾姒等齐名,号“西泠十子”。[3]毕沅六岁随母亲学习《诗经》、《离骚》,十岁能诗,通晓声韵。后来拜当时著名学者沈德潜、惠栋为师。[3]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毕沅中举人,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授内阁中书,担任军机处章京。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毕沅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3]此后,他曾担任翰林侍读学士、太子左庶子、巩秦阶道道台、按察使、布政使、督抚大员等职务。在任职期间,毕沅曾处理河南赈灾,荆州治水、镇压地方起义等重大事件,并获得乾隆皇帝的多次嘉奖。[5]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毕沅在湖南辰州军营逝世。不久后,毕沅因和珅案受到牵连,被嘉庆皇帝下旨抄家并革除世职。[5][7] 毕沅在地方军政担任要职二三十年,重农事,募民垦荒,兴修水利,在救灾抚恤、稳定边关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政绩。[8]在文物保护方面,他考察文物古迹、曾广征汉唐以来秦中碑碣,汇集在西安圣庙,重修西安碑林,重修周公墓,修葺[qì]保护古代帝王陵墓等。[3]在文化方面,毕沅除延请学者作《传经表》《续资治通鉴》《湖北通志》《史籍考》等外,还校注《山海经》《晋书 地理志》,并著有《关中胜迹图记》《西安府志》《关中金石记》《中州金石记》《山左金石记》《灵岩山人诗集》《灵岩山人文集》等书籍[2][9]。 人物生平
幸运夺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