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凤山

中国飞机设计师
马凤山(1929年5月8日—1990年4月24日),江苏无锡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原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总设计师,航空航天工业部干线飞机总设计师顾问,新中国第一代大中型飞机总设计师和技术开拓者。[4][5][1]
1952年9月,马凤山提前毕业投身航空工业。他30岁时出任轰—6飞机主管设计师。[6]1956年,马凤山加入中国共产党。[2]1967年,他参加了轰—6飞机投放原子弹氢弹专题研究和实验,确定了飞机可以携带并投放氢弹的最大吨位,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贡献。1968年,他被任命为新中国第一款中型运输机运—8飞机的技术总负责人。1970年7月,他又开始全面领导新中国第一型大型客机运—10的设计。[6]1982年7月,上海市航办党组提任马凤山为640所所长。1984年,马凤山担任编委会主任,组织编制了中国第一部民用飞机适航标准,并亲自撰写了编制说明。[5]1990年4月24日,马凤山因病于上海与世长辞,享年61岁。他的骨灰安放在龙华公墓。[5][1]
1986年,马凤山被中国国家科委批准为有国家级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1]2019年9月25日,他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7]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