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钊

西周第三位君主
姬钊(?—公元前996年),姬姓,名钊,[5]岐周(今陕西省岐山县)人,周武王姬发的孙子,[6]周成王姬诵的儿子,[1]周朝第三任君主,史称周康王。其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20年—公元前996年[a][2][7]
姬钊于其父周成王去世后,在召公奭[b]毕公高[c]的辅佐下承继王位。姬钊继承了成王平叛拓疆的事业,加强并巩固统治地位。[8]淮夷、徐夷等东夷部落趁成王去世时侵犯周朝领土,[1]姬钊下令召公率领军队平定了东夷的叛乱;后又向西北方向进军,消灭了纣王之子武庚的残余势力。[9][8]姬钊晚年时,为了消除边境的威胁,命令贵族盂率领大军进攻鬼方(位于今陕北内蒙古南部及山西北部),并取得了胜利。[10][11]康王二十五年(公元前996年),姬钊在镐京去世,谥号康,葬于毕原。[2]其子姬瑕即位,史称周昭王。[1]
姬钊在位期间继承成王的统治政策,国力强盛,天下统一,经济、文化繁荣,社会安定,这段时期和成王末年的统治称为“成康之治”。[12]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13][14]

人物生平

人物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