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尚(1526年-1597年),字仁甫,广西兴业县石南镇东山村人,是兴业县唯一载入《明史》的历史人物,官阶三品,也是兴业县古时最高的官阶人。[1][2]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25岁的何以尚以举人出身进入仕途。他历任江西建昌县儒学教谕、户部司务、户部主事、南京大理寺丞、鸿胪寺卿等职,官至太卜寺卿,赐进士出身。何以尚与海瑞来往密切,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月,海瑞冒险上谏嘉靖帝,皇帝大为震怒。当时还只是八品司务官的何以尚挺身而出,冒死闯宫上疏,触怒嘉靖皇帝,其与海瑞同狱。同年嘉靖皇帝病卒,海瑞与何以尚都由遗诏获释,官复原职。何以尚著有《便蒙诗训》《忠孝经》。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何以尚病逝于家。万历帝闻讯,于次年派布政司林震来祭他。[1][2]
人物生平
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年),二十五岁的何以尚乡试中试,以举人出身进入仕途,被委任江西建昌县儒学教谕(官阶为正八品),后入京为户部司务(官阶如前)。嘉靖四十三年(一五六四年)十月,海瑞以卓著政绩,得到吏部文选司郎陆光祖的提拔,由兴国知县调升入京为户部云南司主事(官阶为从六品)。从此,何以尚有机会参预海瑞的两次政治活动,其仁途生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月,海瑞冒险上谏嘉靖帝,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皇帝大为震怒。当时还只是小小八品司务官的何以尚挺身而出,冒死闯宫上疏,触怒嘉靖皇帝,与海瑞同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