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站是铁路部门专门用于办理客运业务、供旅客上下车的建筑物。
历史沿革
世界上最早的铁路客运站始建于1830年的英国利物浦市克朗街,最初仅是一座简单的办公楼外接木构架的敞棚。随着铁路的发展,许多大城市开始兴建包含多种服务设施的大型公共建筑,如售票房、行李包裹房、候车室、餐厅等,并配备了站台、天桥、地道等设施。自20世纪初以来,铁路客运站的设计逐渐侧重于解决功能性问题,强调“通过空间”的重要性,如意大利罗马新总站(1951年)和加拿大渥太华站(1967年)。在中国,早期的铁路客运站是由外国铁路公司建造的,随后中国自行设计并建造了一系列铁路客运站,如西安车站、京奉铁路沈阳总站、南京西站等。新中国成立后,修建了多个大中型铁路客运站,如北京火车站(1959年)和上海铁路新客站(1987年)。 类型分类
铁路客运站可根据站房与铁路线的平面关系分为线端式(尽头式)、线侧式(通过式)和混合式三类;根据站房室内地面与站台面的高差关系分为线平式、线上式和线下式三类;根据旅客在同一时间内的最大聚集人数可分为特大型站(4000人以上)、大型站(1500-4000人)、中型站(400-1500人)和小型站(400人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