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州梆子

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曹州梆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作为历史上对山东梆子的称呼;又名高调梆子,以区别于流行在鲁西南、豫北的“大平调”。又因其激越高昂的特征,群众又称“舍命梆子腔”。
历史上的曹州梆子与大平调、莱芜梆子以及苏北、皖北的“沙河调”都有一定的血缘关系,而与豫东的“祥符调”关系则更为密切。曹州梆子东行至济宁汶上又称“下路调”或者“汶上梆子”,下路调是因它由西而东的流布程序所确定的。

基本概况

早在明末清初时期,菏泽的戏曲活动就已逐渐发展起来。中国传统戏曲的四大声腔,即"东柳、西梆、南昆、北"在这里都有充分的展现及融汇发展。“曹州梆子”即是山陕梆子流传到山东后,结合本地方言,并受到当地其他剧种的影响而形成的。其影响范围西到郑州、陈州(今淮阳),南到徐州亳州,北到大名、磁州,东到济宁、泰安
曹州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