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拉木伦河-抖音百科
西拉木伦河是西辽河上流的一条支流,属辽河流域,也写作“西拉沐沦河”。席慕容诗作《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中所描绘的“母亲的河”即为西拉木伦河,历史上也曾称“潢河”。该河流主源头位于大兴安岭山地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大红山北麓海拔1420米的白槽沟 ,称萨岭河。另一源头起源于沙地,为后期溯源侵蚀而成,名湟源。全长397千米(以萨岭河始计),流域面积32629平方千米。西拉木伦河自西向东分别流经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于翁牛特旗与奈曼旗交界处与老哈河汇合成为西辽河。主要支流有百岔河、碧流河、萨岭河、苇塘河、查干木伦河、少冷河(少郎河)等。[1][2] 西拉木伦河的总落差达1515米,且集中在上、中游地区,两岸峡谷环绕,河道弯曲,水流较快,水能资源丰富。中、下游河水含沙量大,洪水期、枯水期水量变化显著,容易发生水旱灾害。[1]由于西拉木伦河处于东亚季风的边缘区[1]、中国北方干旱区与半干旱—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反应敏感,因此生态环境十分脆弱。[3] 西拉木伦河以其河水哺育了其流域内的各族人民,几千年来,两岸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上演着“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戏码,孕育了多样的文化,代表如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以及青铜时代的夏家店文化。最早可追溯的发祥于这一流域的是东胡人,参与中国历史进程的北方民族多半属东胡。[2][3] 西拉木伦河养育了无数人民的“母亲的河”却存在严重的生态问题。一方面,西拉木伦河早期防洪体系不完整,因流域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河堤在河道转弯处冲刷严重,严重影响沿河居民的生产生活。[4]另一方面,人类活动更加频繁,水利工程的兴建及能源开采对西拉木伦河径流造成削减。[5]2018年,西拉木伦河上游赤峰市境内大小水库共28个,造成下游通辽市一年大部分时间处于断流状态。[6]近年,为保护河流生态环境,西拉木伦河流域城镇也大力发展绿色农业。2022年,西拉木伦河流域麦新镇已达到25%森林覆盖率,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7] 干流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