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绵德

清朝宗室大臣
爱新觉罗·绵德(1747年8月21日—1786年11月17日),清朝宗室大臣,乾隆帝皇长孙,定安亲王永璜长子。[2]
爱新觉罗·绵德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七月六日生,其母是永璜的正妻伊拉里氏,轻车都尉兼佐领德海的女儿。乾隆十五年(1750年),其父永璜去世,绵德继承了父亲的王位。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九月,绵德被降为多罗定郡王。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绵德因与礼部郎中秦雄褒私相往来、馈赠书画而被削爵,命其守清西陵,由其弟绵恩袭爵。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二月,绵德又被封为镇国公。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绵德复封为固山贝子。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九月,绵德病逝,终年四十岁。[2]

人物生平

绵德是乾隆帝孙,清高宗第一子定安亲王爱新觉罗·永[huáng]长子。乾隆十五年(1750)袭王爵,乾隆四十二年封镇国公。
乾隆十二年(1747年)七月初六生,生母为永璜嫡福晋伊拉里氏,轻车都尉佐领德海之女。乾隆十五年(1750年),父亲永璜逝世。绵德受皇祖(即乾隆帝)特恩袭封其父所遗的亲王爵。三十七年九月降为多罗定郡王。乾隆四十一年,绵德因与官员往来而被削爵,由其弟爱新觉罗·绵恩袭爵。乾隆四十二年二月封镇国公,后在乾隆四十九年正月复封为贝子。乾隆五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绵德病逝,终年四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