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国

秦汉时期西南地区数十个社会实体之一
夜郎国是中国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的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中国贵州的大部分地区都属夜郎的辖地,是秦汉时期西南地区数十个社会实体之一。[1]
夏商时,夜郎属百濮[pú]地,《国语郑语》云:“楚鼢冒始启濮”,又《史记正义》载:"濮在楚西南"。西汉以前,夜郎国名无文献可考。夜郎国被中原政权记述的历史,大致起于战国时期楚襄王讨伐夜郎,终于东汉永初元年(107年)夜郎蛮夷举土内属。其中最活跃的时期是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派唐蒙出使夜郎,直至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西汉平定南越后,夜郎才遣使入朝,并入牂牁郡。[2][1]公元前27年,夜郎王兴与句町、漏卧等族争斗,被汉朝牂牁太守陈立所杀,夜郎余部便胁迫周边22邑反叛汉王朝,失败后从牂[zāng][]郡迁徙至中南半岛,史称“夜郎南迁”。[1]东汉永初元年(107年),南迁后的夜郎蛮夷举土内属,东汉因此开拓领土1840里。[3][4]
史记》记载,夜郎民族束“魋结”发型。从考古发现看,在夜郎地区的人们头插发钗,佩戴耳饰,手上还戴有铜手镯等装饰品。截至2021年1月24日,贵州境内已发现并出土关于夜郎的文物256件。[5]

历史文化

夜郎国是两千多年前存在于贵州西部的一个少数民族方国。其疆域最大时,可达今天四川南部和云南东部。有关它的历史,最初出现在司马迁的记载中。遗憾的是,司马迁的记载过于简略,留下许多悬案,以致后世史家除东汉时代的班固在《汉书》中略增添少量可信的记载外,其余记载都显得扑朔迷离,令人越发难以了解真实。从清代开始,已有一代代学者力图从史籍钩沉中去解开这个历史谜团,但留下的是更多歧见和猜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