苌弘

中国古代学者、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学家
[cháng]弘(约公元前575年-公元前492年),字叔,东周蜀地资州人,中国古代学者、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学家、兵阴阳家[6][2][1]曾任王畿大夫、内史大夫。[4]
苌弘早年凭借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曾测知木星12年围绕太阳公转一周,创造“岁星纪年法”,发展南派天文学[5]。公元前521年,孔子专程访问苌弘,苌弘为孔子讲解音乐和天文,交流知识与政见,并共同探讨乐理[3]。公元前520年12月,苌私协助刘文公,拥立王子丐即位,即周敬王[5]。公元前516年,苌弘拥戴周敬王,帮助恢复东周的统一[2]。公元前509年,苌弘因建筑周城有功升任内史大夫,成为较有影响力的王室大臣之一[2]。公元前506年8月,苌弘成为东周王室大臣中的实权人物,掌管爵、禄、废、置、杀、生、予、夺八大特权,负责编写著作简册,与刘桓公一同辅佐周敬王[2]。公元前492年,晋侯与其谋臣伪造苌弘书简,离间周敬王与苌弘的关系,逼杀苌弘于成周堵城[4]
苌弘涉猎广泛,通晓历数、天文,且精于音律乐理,以才华闻名于诸侯,曾为孔子之师[1]中国历代以“苌弘化碧”“碧血丹心”褒扬其忠烈[2],《春秋左传》《国语》《礼记》《庄子》《史记》《汉书》《华阳国志》等20多种史籍、史料对苌弘均有记载。中国哲学家、文学家庄周曾将苌弘与夏朝的关逢龙、殷商比干、与苌弘同期的伍员并称为“四子之贤”[4]

人物生平

苌弘(公元前582?—前492),字叔,又称苌叔,周朝时期蜀地资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