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

天干地支中的十个天干
天干( Heavenly Stems),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俗称十天干或十干,《史记》称之为十母,[2]是古人用以记录太阳日节律的序号,现将其与地支相合,来纪时、日、月、年。[1]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天干进行了解释,他认为,天干表现了一年中十个时节的物候。[3]
天干按照阴阳属性划分,甲、丙、戊、庚、壬表示奇数,属于阳,乙、丁、己、辛、癸表示偶数,属于阴。天干按照五行属性划分,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1]所以,甲木为阳木,乙木为阴木;丙火为阳火,丁火为阴火;戊土为阳土,己为阴土;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壬为阳水,癸为阴水。[4]天干化生五行,甲己化木,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1]结合四时与方位[a],甲乙为东方木,其时为春天;丙丁为南方火,其时为夏天;戊己为中央土,其时为盛夏;庚辛为西方金,其时为秋天;壬癸为北方水,其时为冬天。[4]天干是五运的基础,根据天干阴阳五行关系和长期的实践观察,人们发现了五运规律,即天干化运,使天干成为五运的基本推演工具。[1]
天干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标记事物(阴阳)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与规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在顺序方面讲,基本相等于1、2、3、4、5、6、7、8、9、10这十个数字;而从表示事物发生发展规律方面讲,一是生数之初,十是成数之极,从一到五为生数,表示事物向上向前生长的规律;从六到十为成数,表示事物向下向后衰落的规律。[6]自天干诞生后,首先是上古轩辕时期的大尧氏用之以记日,再是在夏商朝时期被用于帝王的命名,如太乙、武丁帝辛中壬太甲文丁太庚等。之后十干的应用范围不断增加和扩大,如人们不仅用天干记日,还用之以记年、记月、记时,用于对事物做标记,或对某一事件的先后次序做标记等。[6][7]

十天干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