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美颐

吕美颐
吕美颐,han,1944年2月出生,籍贯江苏淮安。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已退休)。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中国近代妇女史,共出版著作10部,发表论文60余篇。承担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2项。
吕老师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从事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政治制度史教学,如今已有30多年教龄。她对本职工作一向认真负责,受到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一致好评。她始终坚持教书育人,在指导学生学习与科研的同时,也以身作则,教导学生们要学会做学问,学会做人,要具备良好的学术修养和学术道德,因此与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工作

在中国近代史、中国妇女史、中国政治制度史等研究领域,已经出版学术著作5部,参撰7部,发表论文60余篇。她的中国女性史研究,成果丰富,见解独到。和先生郑永福教授一起发表过相关论文数十篇,著有《中国妇女运动(1840-1921)》、《近代中国妇女生活》、《走出中世纪——中国近代妇女生活的变迁》、《中国妇女通史》(民国卷)等,并撰写了《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妇女史部分,在国内外相关领域有相当影响。她先后完成和参与重大科研项目8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参加八五国家中重点规划项目一项,独立完成澳门文化司署第三届学术研究奖学金项目,并在日本国防交流基金资助下,与日本、韩国台湾等地学者进行了长期合作研究。
作为学科带头人之一,吕美颐为郑州大学社会学及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点申报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为郑州大学的学科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郑州大学获得了社会学硕士授予权,是河南省迄今唯一具有社会学硕士点的院校。2003年历史学院获得中国近现代史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华民国史两个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郑永福、吕美颐教授的近代政治现代化中的政治制度变革、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观念变迁、澳门问题、妇女史研究,徐有礼、孙子文等教授的河南近现代地方史志研究、民国人物研究、民国时期河南社会史研究。这些成果的取得无不包含了吕老师的辛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