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园路

上海西区的一条马路
愚园路是上海西区的一条马路[4],跨静安、长宁两区。东起常德路,西至长宁路。长2775米,宽15.0~18.1米,车行道宽9.9~11.0米[a][5]
宣统三年(1911年),租界工部局越界填[bāng]筑路,以当时园林“愚园”命名。[5][6]工部局在划定地块后,除对建筑高度和公共设施作简要规定外,其余不加干涉,放手让各家购地者自行安排;相对低廉的地价又使得开发者可将预算的更大份额用于设计建造,受到彼时华洋富商青睐。[3]1914年,租界工部局越界填平租界外的一条小河浜,将愚园路向西延伸至今镇宁路附近,1918年又将路延伸至白利南路(今长宁路)。至此,愚园路基本形成现在的规模。[6]2015年,愚园路开启街区改造,2019年实现了街区的整体转型升级。[7]2023年,愚园路获评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8]2025年1月1日,愚园路市政市容环境一体化养护正式启动。[9]愚园路沿路多公寓和新式里弄住宅、商店,有环球世界大厦、百乐门影剧院。此路1376弄(享昌里)34号为《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5]
愚园路是上海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也是上海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之一。[9]

历史沿革

宣统三年(1911年),租界工部局越界填[bāng]筑路,以当时著名园林“愚园”命名。[5][6]1913年,北洋政府特地委派江苏交涉员陈贻范于3月27日、5月6日两次照会薛福德,抗议工部局填塞姚家浜继续修筑愚园路至曹家渡,工部局暂停此路工程;10月,工部局却又像之前一样,继续填浜筑路。10月11日,新任的特派江苏交涉员张煜全向薛福德发送照会,再次要求阻止这项工程。然而,薛福德回了照会,拒绝了该要求。就这样,愚园路最终还是在越界的情况下修筑完成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