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

龙应台、安德烈著写的书信集
《亲爱的安德烈》是作家龙应台和其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结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8年12月首次出版。[1][2]
《亲爱的安德烈》共收录35封书信,龙应台跟孩子分享了自己成长的南部小渔村,叙述了贫穷而缺乏养分的环境,让她学到对弱势的同理心与悲悯。35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书信中记录了两代人试图消除隔阂与冲突的努力,也为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个清晰而生动的范例。[1][3]
2009年12月,《亲爱的安德烈》获第五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4]

创作背景

1999年,安德烈14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中国台湾任职,她和安德烈的联系就是每天打电话,电话打久了就变得无话可谈。2003年,龙应台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所以龙应台就想到底怎么样可以重新认识这个人,她找了安德烈,问他愿不愿意跟通过写信的方式,来重新认识彼此。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就这样,他们以书信的形式进入了对方的生活、时间和心灵。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后来成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