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老泉,又称“南海眼”,是晋祠三绝之一,也是晋水的主要源头。泉水出自地平线下约5米的断层岩,水温恒温17℃左右,即使是在隆冬之季,水中的生长草仍然碧绿如茵。难老泉的泉水清澈见底,长流不息,是晋水的源头之一。[1]
基本介绍
晋水源头位于晋祠内,共有三泉。鱼沼泉和善利泉时流时枯,难老泉则长流 不竭,泉水自地下约5 米的岩石中涌出,平均流量约每秒1.8 立方米,常年水温保持在17℃,清澈见底。泉名取自诗经名句“永锡难老”。晋祠内,周柏、难老泉、侍女像,被称为晋祠三绝。 历史介绍
晋水由智伯渠溯流而上,即难老泉。整个泉系,形成一组的建筑组合。其中有七孔八眼的泉眼,有神奇的中流砥柱、张郎塔、不系舟、人字堰、洗耳洞、真趣亭,还有“南海眼”的难老泉亭,然后是水母楼。难老泉水从源于一丈深的石岩中流出,泉水常年恒温17℃。水的流势不大,清澈如玉,常年不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写崔娥”名句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