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曝杂记

清朝赵翼编著的书籍
《檐曝杂记》为清赵翼编著书籍,为其一生零散杂记文字的汇辑。内容多为作者历官京城和粤、桂、滇、黔等地的见闻,涉及典章制度、政务军机、宫廷秘事、中外交流、科举考试、宦海风云、乡俗民情、奇闻趣事、诗文书画、读书心得等各个方面。今据湛贻堂《瓯北全集》本整理。〖质量〗二三校。

内容选读

银本出内地如五代五台山僧继?以采银佐北汉之类宋以前不取于边地也。今内地诸山有银矿处俱取尽故采至滇徼。然滇中惟乐马厂岁出银数万而已他皆恃外番来。粤、闽二省用银钱悉海南诸番载来贸易者。滇边外则有缅属之大山厂粤西边外则有安南之宋星厂银矿皆极旺。而彼地人不习烹炼法故听中国人往采彼特设官收税而已。大山厂多江西、湖广人宋星厂多广东人。大山自与缅甸交兵后厂丁已散无复往采者。明将军曾过其地。老厂、新厂两处民居遗址各长数里皆旧时江、楚人所居。采银者岁常有四万人。人岁获利三四十金则岁常有一百余万[]回内地。当缅酋攻厂时各厂丁曾驰禀滇督谓只须遣官兵三千来助声势则厂丁四万自能御敌。时滇督恐启封疆衅遂不果。宋星厂距余所守镇安郡仅六日程。镇安土民最懦钝无用矣然一肩挑针线鞋布诸物往辄倍获而归。其所得银皆制镯贯于手以便携带故镇郡多镯银而其大伙多由太平府龙州出口。时有相杀事恃人众则择最旺之山踞之别有纠伙更众者则又来夺占以是攻剽无宁岁。安南第主收税不问相杀事也。有一黄姓者广东嘉应州人在厂滋事由安南国王牒解广督。余讯以所得几何而在外国滋事如此。渠对云:“利实不[]。矿旺处画山仅六尺只许直进不许旁及。先索[jiù]直六百金始听采即有人立以六百金僦之。则其利可知也。”
治鹤膝风:用碗略锋破虾蟆腹留缝不可穿缚置患处。待动胁移时虾蟆受毒辄死再易一枚。不过两三枚即愈。
今人称子弟之不成材者曰“不郎不秀”。汤沐《公余日录》:“明初民间称呼有二等一曰“秀”谓故家右族颖出之辈;一曰“郎”则微裔末流群小之辈。称“秀”则曰“某几秀”称“郎”则曰“某几郎”。人自分定不相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