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英语:Catherine II Alekseyevna,俄语:Екатерина II Алексеевна,1729年5月2日-1796年11月17日),原名索菲亚·弗里德丽克·奥古斯塔·冯·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多恩堡(Sophie Friederike Auguste von Anhalt-Zerbst-Dornburg),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Catherine II),后世尊称其为叶卡捷琳娜大帝(英语:Catherine the Great,俄语:Екатери́на Великая),是俄罗斯帝国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1762年至1796年),也是俄罗斯历史上独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沙皇。[1][5]
叶卡捷琳娜在执政期间对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公共卫生、教育和宗教方面进行了大力改革。此外,叶卡捷琳娜还是艺术、文学和教育的大力资助者,在位期间收藏了大量书籍和艺术品,[13]为俄罗斯引进优秀人才并完成了律法改革。[14][15]法国启蒙时代思想家伏尔泰(Voltaire)对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赞扬,称她为“北方之星”(The Star of the North)和“俄罗斯的塞弥拉弥斯”[a](Semiramis of Russia)。[16]纽约公共图书馆(New York Public Library, NYPL)评价叶卡捷琳娜: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最终赢得了“伟大”(The Great)的称号,成为欧洲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君主之一。[17]后世建立了叶卡捷琳娜大帝纪念碑(Monument to Catherine the Great)以纪念她的功绩。[18]
人物名号
1763年颁布的《宣言》(Manifesto of 1763)是由叶卡捷琳娜二世签署的一份邀请外国人来到俄罗斯定居的文件,该文件在圣彼得堡由参议院发布,以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头衔开头:[19][20]